温州寿衣购买指南

温州寿衣购买指南

寿衣购买地点

在温州市,您可以在以下地点购买寿衣:

  1. 苍南县云松街桥墩镇中心幼儿园东侧约170米,有一家寿衣店。
  2. 平阳县望雁路水头二中西北侧约50米,也有一家百福寿衣店。
  3. 瓯海区信达街三溪中学东北侧约100米,还有一家寿衣店。
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
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

此外,您还可以在医院、殡仪馆、以及一些社区的殡仪馆附近寻找寿衣店。如果您需要更多的选择,可以去大型殡仪馆或者专业的寿衣店,那里的寿衣种类齐全,价格公道。

寿衣购买建议

在选择寿衣时,建议您提前做好准备,这样可以有大把的时间来挑选。如果您有特殊的个人意愿,也可以选择寿衣定制服务。如果您需要购买寿衣的数量较多,可以考虑联系这些寿衣店的电话进行咨询和订购。

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在温州市顺利购买到合适的寿衣。祝您一切顺利!

温州有哪些灵堂

温州灵堂

温州灵堂服务包括温州灵堂服务一条龙以及其他相关的殡葬服务。这些服务在温州及其周边地区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,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信息:

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
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

温州灵堂服务一条龙

简约殡葬近年来在温州逐渐流行,它改变了人们的死亡观念。传统的丧葬仪式通常与宗教和神圣仪式有关,而简约殡葬更多地被视为一种世俗的、个人化的告别方式。

温州市殡仪馆

温州市殡仪馆是温州乃至浙江省的大型现代化殡仪馆之一,位于温州市瓯海郭溪镇浦西,距离市中心5公里。该馆拥有守灵室(灵堂)16间、告别厅6间,年殡殓遗体约1.5万具。温州市殡仪馆提供全面的殡仪服务,包括守灵室、告别厅的使用、殡殓服务、化妆整容、遗体告别、礼仪出殡等。此外,还有针对困难群众的殡葬费用减免政策。

地下骨灰堂

温州苍南县灵溪镇的地下骨灰堂是生态节地的新选择。单个骨灰格位的售价介于2万到10万元之间,提供50年产权。这种新型墓地节地超过30倍,并且祭拜方式更为现代化,支持线上或室内方式。

白事服务

温州有多家提供白事服务的企业,包括灵昆白事服务、温州安详宽带之家、福寿万代殡葬礼仪服务等。这些企业提供的服务包括接送车辆、灵堂布置、礼仪服务、殡葬咨询等。

灵堂安全

需要注意的是,灵堂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。例如,温州曾经发生过灵堂起火的悲剧,导致人员伤亡。

综上所述,温州灵堂服务提供了多种选择,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。无论是需要一站式服务的温州灵堂服务一条龙,还是需要专业殡仪馆提供的全方位服务,或是寻求生态节地的新选择,温州都有相应的设施和服务来满足这些需求。同时,安全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。

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套餐内容

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是一种全面的殡葬服务,旨在为家属提供方便、快捷的丧葬安排。这种服务通常包括一系列的丧葬程序和物品,以帮助家属顺利完成丧事。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得出的一些具体内容:

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
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

1. 灵堂布置

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会提供上门布置灵堂的服务,包括代穿寿衣、择日、念经、汽车、乐队、吹打等。

2. 丧葬用品

服务内容中包含了各种丧葬用品,如寿衣、寿被、花圈、花篮、白花白布、黑布红布、麻布等。

3. 殡仪馆和墓地安排

服务还包括安排殡仪馆、墓地等一切丧葬事宜。

4. 其他杂项

可能还包括免费搭棚、装灯、人情条、补告等。

综上所述,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套餐内容丰富,涵盖了从丧事前期准备到后期处理的所有环节,为家属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如有更多个性化需求,建议与服务提供商进行详细咨询和洽谈,以确保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服务套餐。

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预约流程

要预约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,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:

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
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
  1. 初步了解
    • 了解服务包含的内容,如遗体处理、运输、丧礼筹备和承办、纪念品制作等。
    • 了解服务的价格范围,一般在3000元至1万元之间,具体价格根据服务内容和地区而定。
  2. 选择服务商
    • 寻找提供白事一条龙服务的商家,可以通过平台如58同城进行查找。
    • 确认商家的资质和服务质量,选择信誉好、评价高的商家。
  3. 联系预约
    • 通过电话、在线平台等方式与商家取得联系。
    • 说明您的需求,包括服务内容、时间、地点等,以便商家为您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。
  4. 确定服务细节
    • 与商家沟通,详细了解服务流程、时间安排、所需物品准备等细节。
    • 确认服务费用,并了解支付方式。
  5. 签订服务合同
    • 与商家签订正式的服务合同,明确服务内容、价格、时间、双方责任等条款,以保障您的权益。
  6. 执行服务
    • 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内容,商家将提供服务,包括遗体处理、运输、丧礼筹备和承办等。
    • 您需要配合商家的工作,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信息。
  7. 后期处理
    • 服务完成后,与商家进行结算。
    • 如有任何不满意或问题,及时与商家沟通解决。

通过以上步骤,您可以顺利完成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的预约和执行。在整个过程中,请保持警惕,甄别信息是否真实可靠,进而谨慎决策,避免不必要的损失。

温州白事一条龙

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概述

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是指在逝者离世后,殡仪服务机构为家属提供的全方位服务。这些服务涵盖了从丧葬咨询到后续追思服务的各个环节,旨在为家属减轻丧葬期间的负担,让他们能够专心悼念逝者,安心处理后事。

温州白事一条龙
温州白事一条龙

服务内容

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的具体内容可能包括以下方面:

  1. 丧葬咨询和预约安排:在亲人离世之后,家属往往需要面对繁琐的丧葬事宜,此时殡仪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士可以为他们提供咨询和建议,帮助他们理清思绪,做出合适的安排。
  2. 遗体处理和丧事办理:包括遗体接运、火化或安葬等程序,以及相关手续的办理,如丧葬许可证、火化证明等。
  3. 丧家服务:殡仪服务机构会派遣专业人员负责丧家的日常照料,包括食宿安排、慰问陪护等,以确保丧家成员在这段艰难时期得到适当的照顾。
  4. 追思服务:他们会协助家属安排追思活动,如丧礼、祭祀仪式等,为逝者送上最后的敬意,也为家属提供一个共同悼念的场所。

服务特色

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的特点在于其综合性和服务质量。它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务,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:

  1. 上门布置灵堂、代穿寿衣、择日、念经、汽车、乐队、吹打等
  2. 提供寿衣、寿被、花圈、花篮、白花白布、黑布红布、麻布等
  3. 免费搭棚、装灯、人情条、补告、安排殡仪馆等
  4. 帮助家属进行丧葬筹备:包括办理丧葬登记、选择殡仪馆和火化场所等。
  5. 分享合适的殡仪流程:包括灵堂布置、遗体处理、宗教仪式等。
  6. 安排合适的火化和安葬:包括骨灰盒、墓地选择和墓碑制作等。
  7. 分享悼念和追思仪式:包括场地、音响设备、花圈和纸扎等流程。

如何选择白事一条龙服务

在选择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时,应注意以下几点建议:

  1. 确认服务提供者的资质:通过微聊或者58同城在线电话联系确认,与上门服务人员确认身份及服务资质,是否为信息发布商家派出以及是否具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如:电工证,高空作业证等证明文件。
  2. 签订服务合同: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。
  3. 注意服务质量:选择信誉良好、服务质量高的服务商。
  4. 比较价格和服务内容:不同服务商的价格和服务内容可能有所不同,选择性价比高的服务。

综上所述,温州白事一条龙服务为家属提供了全面的丧葬解决方案,旨在减轻家属的负担,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丧葬事宜。在选择服务时,应注意服务质量、价格比较以及服务提供者的资质确认。

温州90后遗体火化师2年服务4000名逝者,曾是外贸销售冠军

早晨6点,90后遗体火化师施俊准时出现在温州市殡仪馆的火化车间内。现场,在观瞻休息区家属的一片痛哭声中,一具遗体被小车推进火化间,施俊与同事仔细登记确定逝者身份信息后,缓缓抬起纸棺,将逝者请到炉内火化。

这是施俊从外贸销售冠军“跨界”遗体火化师的第二年,两年里,他累计服务超过4000余名逝者。他说,这是一份关乎死者尊严和生者感受的神圣工作,“我们所做的事情,能帮助逝者有尊严地离开,让经历伤痛的家庭得到慰藉。”

销冠跨界遗体火化

初见施俊,他身着长袖衣裤,戴着口罩、手套,正一边透过火化炉后窗观察遗体火化情况,一边时刻关注火化炉液晶显示屏上炉温、炉膛负压等数据变化。现场,从遗体交接、信息核对,到炉膛清理、遗体进炉、火化操作,直至最后骨灰拣装,整个过程下来,汗珠已经浸满他的额头。

谁能想到,眼前这个专业技术娴熟的小伙,两年前还是个资历丰富的外贸员。施俊来自金华永康,大学毕业于工商管理专业,在来到殡仪馆工作之前,已经在当地一家外贸企业工作了8年,几乎年年都是销售冠军。

出于对原行业的厌倦,以及年少时就对殡仪行业萌生的好奇与敬畏,施俊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,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,正式“跨界”成为温州市殡仪馆的一名遗体火化师。

“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,这样的跨界,特别不可思议,但我却深深感受到了外贸员与火化师工作之间的‘异曲同工’之处。”施俊说,对待丧属尤其要细心,例如将骨灰小心翼翼地装进骨灰盒后,要双手把骨灰盒递交给家属,并道上一句“请节哀”!这样一个小细节,会让丧属感受到尊重和温暖。

2年服务4000名逝者

在火化间内,火化炉不停运转,室内音量分贝尤其高,靠近火化炉出口的地方温度达到40摄氏度以上。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,火化师们坚守岗位,经历着一场场无声告别。“最忙的时候10台机器同时运转,一天火化90多具遗体。”施俊说,两年里,他每天要接触十余名逝者,已经累计服务超过4000人。

“火化师工作不是简单的体力活,每个环节都有门道。”施俊告诉记者,在火化各个流程,火化师都要根据每位逝者的年龄、骨骼和生前的健康状况等实际情况来调节操作,火炉的风力、火力、氧气量每个参数都有考究。在操作过程中,火化师的动作也要做到轻柔、小心翼翼,在沟通时,格外注意用词和体态,尽量缓解逝者家属的伤痛。

在装灰环节,火化炕面的温度相当高,火化师需要待骨灰冷却到一定程度后脱掉手套,进行纯手工作业,炙烤程度可想而知。记者看到,施俊常年接触高温的手掌已经起了厚厚的茧子,但他却说,每当家属接过骨灰后发自内心地感谢,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和价值感。

希望子女为他感到自豪

在施俊看来,每一具冰冷的遗体都曾有过精彩的人生故事,火化师要做的就是用心守护好逝者“生命最后一站”。“从事殡葬工作以后,我变得更加敬畏和珍惜生命。全家人健健康康、平平安安,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。”

选择成为火化师后,施俊也曾面对亲属朋友的不解,也能感受到社会对殡葬工作认知上有偏见。但即使这样,施俊对于如今的职业选择也丝毫没有犹豫过,因为“殡葬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善事”。

如今,施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。他希望,今后社会对于殡葬工作的认可度能够越来越高,等他的孩子长大后,可以自信地告诉大家:“我爸爸是温州殡仪馆一名遗体火化师,我为他自豪。”

深化殡葬改革 鹿城12个街道拟推行丧事集中办理

鹿城12个街道的丧事办理拟统一集中到市殡仪馆进行。近日,《鹿城区丧事集中办理实施方案》(征求意见稿)(以下简称《征求意见稿》)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此举旨在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,树立文明节俭办丧新风。

根据《征求意见稿》,丧事集中办理实施范围拟在原试点单位(蒲鞋市街道、大南街道)的基础上进行扩大,确定七都、滨江、南汇、南郊、五马、松台、广化、双屿、丰门、仰义街道辖区内所有丧事活动到市殡仪馆集中办理。鼓励藤桥镇、山福镇根据实际,建设或设置殡仪服务场所守灵中心、红白理事房,引导市民丧事集中办理。

为推行该方案,鹿城区将推出系列惠民举措:群众在市殡仪馆摆设灵堂的,免收守灵室(灵堂)租赁费用(3天以内);免费赠送5个花圈;免费给予集中办理的丧户赠送悼念小白花、殡仪礼仪签到大白纸、笔一套;市殡仪馆提供免费骨灰盒(价值200元);困难家庭丧户,可向鹿城区民政局提出申请,免费赠送公墓墓位(骨灰格位);800元基本项目减免。此外,针对具有鹿城区户籍的城乡居民;在温大中专院校全日制非鹿城区户籍的学生;驻温部队现役军人;在鹿城区居住,与在温企业签订劳动合同(履行期内),并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金1年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,可免除殡葬基本服务项目费用。同时,在办丧期间禁止使用扩音设备或高声喧哗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、禁止随意焚烧丧葬用品、禁止在丧事集中办理区域内举办任何形式的丧事活动,需遵守殡葬活动丧事简办的“五项原则”“四项规定”以及殡仪馆其他相关规定。

温州“四区一县”丧事简办 殡期不超3天

日前,市民政局召开“四区一县”丧事简办工作会议,推出丧事简办多项举措,严格控制治丧规模。“四区一县”殡期一律不超3天,治丧人员不超20人,并推行丧事简办告知制度,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。

我市各县区将因地制宜地制定丧事简办具体措施,“四区一县”殡期一律不超3天,治丧人员不超20人,参加集中守灵聚集人员不超7人;治丧活动花圈数量控制为:鹿城不超3个、瓯海区不超4个、龙湾区不超5个、永嘉县不超2对(4个);鹿城区主城区和瓯海区新桥、景山街道禁止在家聚集治丧,统一集中到市殡仪馆守灵治丧;龙湾区、瓯海区(除新桥街道、景山街道以外)到各集中治丧点守灵治丧;洞头区治丧活动集中在区殡仪服务中心;永嘉县严格控制治丧规模,居家治丧人员不超10人,殡期不超3天,不摆白宴。

我市将推行丧事简办告知制度。死亡人口所在村居(社区)人员将第一时间上门入户告知丧户疫情防控丧事简办的要求,同时宣传殡葬惠民便民政策,并以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办丧群众提前申请“温州防疫码”,及时签订文明办丧协议书,在预约火化时间前2小时内方可进入市殡仪馆,避免丧户在市殡仪馆聚集。

吊唁仪式

吊唁仪式

来源: 民政部网站  

   在”做七”的同时要进行吊唁仪式。唁是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,并慰问死者家属,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,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如礼。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,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”某某致”字样的纸条。

  首先要布置灵堂。灵前安放一张桌子,悬挂白桌衣,桌上摆着供品、香炉、蜡台和长明灯等。在没有收殓之前,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,不能让它熄灭。据说,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。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。据说,怕受所谓”日晶月华”,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。因此只要是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,就必须要搭灵棚。

  搭灵棚规模的大小,主要看丧居院落的格局。如果只搭一屋院子的棚,叫做”平棚起尖子”,也叫”一殿”,就像古典殿堂一样,上边起一条脊。如果丧居有两层院子,就可以搭一座大棚,将这两个院子都罩上,灵堂院子的棚顶高些,前院棚顶略低,使两个顶子浑然一体,后高前低,叫做”一殿一卷”,即后院高顶为”殿”, 前院低顶为”卷”。所谓”殿”,就是殿堂的意思;所谓”卷”,即棚顶全是活席,可以卷起来的意思。这种棚历来都用数层席箔里外包严,不见杉槁,不但美观,且不漏水。从外观上看,宏伟壮丽,犹如宫殿,使人望之,哀戚之情就油然而生。

  除了主棚外,还必须有许多用途不等,名称不同的棚,规模大小不一。由于在这期间,吊唁的亲友多,而且时间都比较集中,上祭恐怕发生拥挤,甚至排不上号。所以在其他院落就要搭一座或数座祭棚,凡远亲、朋友来吊唁的,就被知宾引到这种棚里上祭。还有的棚是用来摆官座,让来宾们休息、喝茶、用饭的。

  接下来就要举行开吊仪式。这是最讲究排场的一个仪式。

  在浙江一带,丧家要在大门口设置一口”报丧鼓”。吊唁的人一进门就击鼓二下,亲属听见鼓声就嚎哭迎接。来吊唁的人向死者遗像行礼哀悼,然后垂泪痛哭。有的地方就只在灵案上放一个铜磬,由一个人专门负责敲击,隔一会而敲一记,说是铜磬响一声,黄泉路上就光亮一闪,灵魂可借着照明前行,但又不可以连连敲,不然死者亡魂就会匆匆踉跄。灵堂上女眷们悲泣哭声,洋溢着整个灵堂。孝子孝媳至始至终都披麻戴孝跪在灵案边陪祭。来吊唁者都要在哀乐声中向死者跪拜。俗称”先死为大”,故除了长辈不下跪,即使平辈也得跪拜。有的地方把吊唁称为”拜祭”,一般亲友所送祭礼是香、烛、鞭炮、纸钱、利布,而女婿家和娘家亲属除了香、纸外,必须备猪头、鹅为祭礼,当送祭礼前来吊唁的人到来时,有些还哭唱出来生前与死者的友好关系,嘱咐亡魂应保佑他如何等等。煮熟的猪头、鹅两样为一幅,到时一副供奉灵前,然后从上辈到小辈按顺序拜祭。死者的子孙全体跪于灵前,拜吊痛哭。而宁波一带的吊唁礼仪则别具一格,而且祭品也别有一番风趣。灵前摆上由火腿制成的琵琶琴,用熟猪头作头,熟猪肺和猪肝作身,制成的姜太公,饰着彩带的白鲞,用熟猪肚制成的白象,煮熟的鸡制作成的凤凰,悲悲切切的灵案上如一台小小的食品工艺博览,是家眷对亡灵的一番心意和良好的祝愿。吊唁开始,爆仗齐鸣,礼仪程序非常有讲究,吊祭的人都穿着素服,以亲疏尊卑为顺序,一家一堂,本家先祭,外客后祭,一律跪拜行礼,长者在前,晚辈在后,专门设一赞礼生手持焚香一束,立在东面。另外设一个赞礼生立在西面。最后,要燃放爆竹,以标志祭拜礼仪的结束。

  现在城市,吊唁仪式已经大大简化了,主要是遗体告别和开追悼会。前来吊唁的人身着素装,佩戴白花和黑纱,在悠戚的哀乐声中,一一向遗体鞠躬致哀,而后在绕遗体一周瞻仰遗容。吊唁的人可以向死者的主要亲属说些简短的劝慰的话,如”请多保重”、”望您节哀”、”要注意身体”等,劝慰丧家节哀顺便,保重身体。

入敛仪式

入敛仪式

来源: 民政部网站  

    吊唁举行完毕之后,就要对死者进行入殓仪式。

  入殓有”大敛”和”小敛”之分。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。根据史籍的记载,古代小敛是在死亡的第二天早晨的卧室门里。那个时候,先把小敛衣陈列在房里,然后铺设好敛床,接着举行着装仪式。主人和主妇都要把头上的饰物卸下来,把头发盘束在头上,男子要露臂,大家都要不停地号哭,以示悲痛至极。主持仪式的人开始为死者穿衣,先在床上铺席,再铺绞,它们的质地,要据死者的身份而定。无论贵贱尊卑,死者都应该穿上十九套新衣。穿好以后,亲属用被子把尸体裹上,然后用绞带捆紧。在这以后,再把布囊(称”冒”,分为上下两截)套在尸体上,然后盖上被子,覆盖好尸体。

  在民间的习俗里,入殓的衣服和被子忌讳用缎子,因为”缎子”谐音”断子”,惟恐因为这个原因遭到断子绝孙的恶报。人们的做法一般用绸子,”绸子”谐音是” 稠子”,可以福佑后代多子多孙。殓衣又忌讳用皮毛制作。兽皮,虽然是难得的贵物,但是对于已经死去的人没有益处,留下来对生者倒还可以有用。还有一种说法是,用兽皮做被子的话,死者来世会转生为兽类的。另外一种说法是从”全尸”考虑的,说是恐怕人尸与兽革混杂一处而不能辨别。殓衣还不能用带”洋”字的布料,殓衣是给去世的人穿的,带洋字的布料会使殓衣带有”阳”的意思,对于在阴间的死者不好。

  殓衣穿好后,有些地方要还要举行开光明和抿目等的活动。替死者穿好衣服后,”又拿一碗温和水,用一块新棉花,蘸这水,将亡人的眼睛擦洗擦洗,叫做开光,这也是孝子亲手作的事。说是死人若不开光,下辈子必是瞎子。在泉州一带的地方,丧家要把家里的鸡狗之类的动物捆绑起来。因为民间以为猫或其他动物靠近尸体,会诈尸。尸体会跳起来,死死抱住活人或其它东西不放。这些传说,实属迷信,无非是要利用这一禁忌,提醒孝眷谨慎看守尸体、灵柩、精心尽孝,不得轻待死去的人。

  ”大殓”是指收尸人棺,汉族民间俗称为”归大屋”。这就意味着死者与世隔绝,与亲人最后一别,所以举行大殓仪式非常隆重。

  收尸盛殓的棺材,是以松柏制作的,忌讳用柳木。松柏象征长寿。柳树不结籽,或以为导致绝嗣。有的地方用柏木做棺材要掺一些杉木,据说完全用柏木做的棺材会遭天打(触雷电)。寿木做好后,搁在那里不能移动,俗说随便移动,对本人不利。棺材外面一般漆成朱红色,写上金字。也有画上花鸟人物的。

  大敛的时间是在小敛的第二天,就是人死后的第三天举行,以等待他生还过来。按照民间习俗,要在棺底铺上一层谷草,然后在铺一层黄纸,意思是死者的灵魂能够高高地升入天堂。而七星板则是求寿之意。在七星板上铺黄绫子绣花的棉褥子,俗叫铺金,褥子上绣海上江牙、八仙过海等图案,意思是超度死者的灵魂升天成仙。而清末北京丧家流行用的陀罗经被、如意寿枕等物,都寄托了这种意思。

  当主人”奉尸敛于棺”的时候,是最能表现也最需要抒发子女们的孝心的时候,是亲人孝思形式化的最佳场合。所以,家人们都要捶胸顿足嚎啕大哭。

  在合上棺材之前还要往棺内放些葬物。民间的讲究是让死者左手执金,右手握银。多是让亡人左手拿一个一两重的小金元宝;右手拿一个一两重的小银元宝或银子;而穷人就只好放些铜钱,或当时社会上通用的硬币,如大铜子、小钢板之类。最不济也得给亡人手里放一块手绢。所以,历代的陵墓都有过盗掘的现象。尤其是帝王陵墓,随葬品大都是希世珍品,更引来无数觊觎者。

  为了保证亡人能够落个尸首完整,据说,凡是亡人生前从身上脱落下来的东西,都应殓入棺内。比如老年时,脱落的牙齿,以及小殓沐浴时所剪下来的指甲。这时,家属必须把它们放入棺内。还有,过去有太监因为”净身”而割下来的生殖器,也要在这时候放入棺内,说是”来生要脱生个整身子”。

  尸体、殉葬物放妥后,接着要钉棺盖,民间称为”镇钉”。镇钉一般要用七根钉子,俗称”子孙钉”,据说这样能够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。

  入殓后,雨打棺。否则,以为后代子孙会遭贫寒。入殓前后,停棺在堂,直至出殡。